复盘分享一次失败的签到功能
发布于 2023-09-11 16:20:53 阅读()作者:147小编
已有9352成功领取POS机
复盘分享一次失败的签到功能
签到功能在互联网产品中十分常见,其通过给予用户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吸引用户持续的进入产品并完成指定动作。该功能常被期待可以提升用户打开产品的频率,提升活跃度,培养用户使用产品的习惯。本文作者上线了产品的签到功能,结果不尽如人意,对此进行了总结复盘,一起来看看吧。
笔者公司上线了一款产品,只有两个主要功能:签到,购买车辆相关商品。公司希望可以通过签到功能提供的现金奖励,为产品带来用户并维持用户的活跃率,曝光商品。
签到功能逻辑:被认证为私家车主的用户,每月最多可以签到10次,每签到一次领0.2元,当月的第10次签到可以额外领取8元钱,相当于一个月最多可以领取10元钱,满10元可提现。签到行为需要用户手动点击按钮完成。团队原本的预期是超过50%的用户会签到5次,30%的用户可以签到10次。但上线后,发现并未带来预想的效果,最终宣告功能失败。
下图展示了最近某月新用户签到功能的数据情况。
注:
数据已脱敏;产品留存很低,基本无老用户;每日获客匀速,不存在月底大量获客。
在该月新增符合条件的用户中,65%会参加签到活动,但参与活动的用户中,76%只签到1~2次,仅有16%的用户签到了5次,而能够签到10次的用户仅占不到12%。
实际数据与预期的数据相差较大,功能并未按照预想那样,吸引用户持续的进入产品,未带来明显的促活效果。我们对此结果进行一些原因上的探究。
想要用户持续产生签到行为的前提是:被活动触达>>对活动产生兴趣>>具有参与的能力。我们从这三步对活动进行分析。
一、被活动触达
产品***用付费推广的方式,与某停车APP合作,在其用户使用APP的关键路径上设置了广告曝光,该位置在其提供的过往数据中表现十分亮眼,解决了目标用户被活动触达的问题。
二、对活动产生兴趣
为了让看到广告的用户产生兴趣,项目组喊出了“新用户签到1次得10元停车券”的口号,吸引停车APP内用户点击跳转至小程序参与签到活动,并在用户签到后提示用户再签到9次即可再得10元。
项目组认为,用户有车是产品的目标用户,且如果乐意领取停车券,说明用户有薅羊毛的意愿,在用户领到停车券后,可以用产品内部的”羊毛”留住他们。但却忽略了两个关键信息。
信息一:两个“羊毛”间产生了锚定效应
同样是获取10元“羊毛”,停车券只需要用户参与一次即可获得,签到的10元奖励,需要用户操作10次,更何况每月后10天开始签到,最多只能获得1.8元。而在用户体验的路径上,先告诉用户签到1次,可以获得10元停车券,再告诉用户继续签到9次,可以获得10元奖励,这时就会产生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之前的信息影响,以该信息为基准,影响判断。其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常见的划线价格就是利用该心理现象。
在本次活动中,用户第一信息是“参与签到1次获得10元”,获得后再看到“签到10次再得10元”时,会将第一个活动作为参照点,对比两者的付出与收益,从而认为后者“不值得”,对第二个活动的参与意愿大大降低,不愿继续签到。
列举一个成功应用锚定效应的签到活动:下图是某银行的签到功能,提供两次奖品,分别为签到3天给5元,再签到4天给15元。相比之下,第二次的奖品明显更大-3倍-,而付出的成本几乎一样-仅多签到1天-,在这种对照下,用户会更加希望获取到第二次奖励。实际中将这个活动介绍给朋友,绝大部分人都完成了7次签到。
对比俩个活动,我们公司将第一次签到行为的价值锚定到一个很高的点,后续的签到行为价值却直线下降,用户自然觉得“不值得”继续签到,而银行APP的签到,同样是完成两次任务总计获得20元,但其第一次奖励将用户每次签到价值锚定为1.67元-5/3-,第二次奖励将用户每次签到价值升到了3.74-15/4-,第二次的价值更高,用户自然乐意继续签到。也由此造成了同样是通过奖励吸引用户签到,数据表现却不相同。
以锚定点为参照,当事物与其对比后显得”更合适”,该锚定就会起到促进用户行为的作用,让用户更乐意点击,当事物与其对比后显得”不合适”,该锚定就会起到阻碍用户行为的作用,让用户放弃点击意愿。
大部分产品的签到功能都是通过物质奖励-或间接物质奖励如可兑换礼品的积分-吸引用户,因此在设计签到奖励规则时,要注意锚定效应的存在。在签到奖励能够吸引用户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降低前几次的奖励价值,同时明确标注出以后的奖励价值,让用户产生感知,进而持续进行签到。
信息二:高估了10元现金对于用户的价值
对于公司而言,用户每月只需要点击按钮10次,就送给用户10元现金,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从公司的视角来看,认为每月10元的奖励是很有“诚意”的,用户也应该喜欢这种“诚意”。但用户了解奖励后,会在心里做多方面的衡量:
一方面:奖励对于自己的价值有多大。
用户看到奖励后,通常会将奖励与自己生活中的某些信息关联,将生活中的信息作为判断奖励对于自己价值的标准,通常会遵循“就近原则”,在生活中和奖励联系越紧密的物品/心理越容易被联想到而成为对比对象。
比如:
如果奖励是10元外卖券,用户很可能会将自己平时点外卖的花费与10元做对比,看10元在其外卖单价所占的比例;如果奖励是一个专属纪念品,用户会将对该纪念品的喜爱程度作为奖励价值的参考依据。
项目使用10元现金作为奖励,没有提供其他的参照物,此时,用户很容易使用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与奖励金做对比,对比之下,10元的签到奖励就会显得很少。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转变物质奖励的形式,影响用户的判断标准。比如,将奖励改为几张5元停车券,生活中停车费是与停车券紧密联系的,用户很容易能够联想到,这样,用户的对比信息大概率会变为与停车费用做对比,奖励所占的比例会大幅提升,参与的意愿也会更***一些。
一方面,根据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值得投入的成本。
用户明确了奖励的价值后,会和奖励获取规则做对比,判断是否愿意为了奖励按照规则付出相应的成本。如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对用户而言超过了奖励的价值,用户也就不会参与,而如果成本不高,即使奖励价值并不大,用户也可能会参与。
比如,10元的奖励,需要邀请5个朋友注册才能获得,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获取的成本很大,需要消耗其社交关系,用户基本很少会有参与欲望,但如果是只需点击一次就能获得,用户大概率会参与。
项目组设置的规则需要用户签到10次,加大了用户的获取成本,且产品未提供明确价值,用户需要“特意”进入产品签到,更加加剧了用户的付出感,降低了用户的参与意愿。
信息三:奖励反馈的及时性
人类天性就是热爱即时满足、讨厌等待,越是立即能够得到的奖励,用户对其感知越为***烈,越想要获得。如果奖励不是及时获得,用户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同等奖励下,随着获得期限的增加,耐心会越来越低,获取奖励的意愿也会逐渐降低。
按照规则,用户需要满足每月签到累计10天才可以获得10元奖励提现,而非每次签到后立即到手现金。对于用户而言,奖励的反馈周期过长,前9次签到后获得奖励的感知并不***烈,因此参与意愿也会受到影响。
活动设计之初,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三方面的信息,使得上线后用户参与活动的意愿并不高,反映到数据上就是,即使已经通过其他方法吸引用户完成第一次签到,但无法吸引用户继续签到。
以上是对本次签到功能数据表现未达预期的原因分析。
作者:海先生,公众号:慢言录
本文由@海先生原创发布于**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什么都分享失败呢?红米手机啊!我在百度里签到都失败了!
原因很多:
1、手机的网络问题,即网速慢或者没网络都会导致无法分享、签到。
2、使用的软件自身有问题导致无法分享、签到,可以重装软件或者升级软件到最新版本试试。
3、手机系统问题导致的,可以重启手机或者重置手机试试。复盘是什么意思
在股票市场中,复盘是指利用静态再看一遍市场全貌,这针对你白天动态盯盘来不及观察、来不及总结等等情况,在收盘后或者定时你又进行一次翻阅各个环节,进一步明确哪些股资金流进活跃,哪些股资金流出主力在逃,大盘的抛压主要来自哪里,
大盘做多动能又来自哪里,它们是不是有行业、板块的联系,产生这些情况原因是什么?哪些个股正处于上涨的黄金时期,哪些即将形成完美突破,大盘今日涨跌主要原因是什么等等情况,需要你重新对市场进行复合一遍,更了解市场的变化。
复盘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出过往案例对未来投资的启发,用以投资团队经验分享,进一步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复盘的核心是反省与学习,通过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启发和指导未来的投资,帮助防范未来投资时可能面对的错误风险。
用到企业管理中,复盘是指从过去的经验、实际工作中进行学习,帮助管理者有效地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实现绩效的改善。
扩展资料:
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论,要理解复盘的精髓,需掌握三个关键词。
1、亲身经历
人类的学习途径与方式有很多,按照来源,可以分为从自己学习和向他人学习两大类。从自己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复盘,因为自己过去经历的**是成人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的主要途径。
其他的方式与来源可能还包括顿悟、创新性的涌现(如U型理论)等。向他人学习也比较普遍,大家都比较熟悉,如前人总结出来的教科书、案例或经验教训,以及标杆学习(benchmarking)等。
2、过去
组织学习大师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曾讲过,从本质上看,人类只能通过“试错法”(try-error)进行学习。大卫·库伯(D*id Kolb)提出的“经验学习”模型也是成人学习领域最主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虽然按照麻省理工学院奥托·夏默(Otto Scharmer)博士的说法,仅仅向过去学习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向正在涌现的未来学习(参见他提出的“U型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成年人最主要的学习来源仍是过去的经验,而复盘就是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的结构化方法。
3、学习
复盘的本质是从过去经验中学习,但一般对“什么是学习”仍存在诸多理解上的差异,有的认为获取一些知识或信息就是学习,有的甚至将培训、听讲等具体形式看成是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盘
相关文章推荐
-
瑞银信pos机正规吗(中国十大pos正规排行) 08-29
-
瑞银信pos机费率是多少() 08-30
-
瑞银信pos机小(瑞银信 pos机) 08-27
-
瑞银信pos机好吗(瑞银信pos机好吗安全吗) 09-21
-
瑞银信pos机不到账(瑞银信pos机刷卡没到账) 09-06
-
瑞银信pos机商户编号() 09-09
-
瑞信银pos机(瑞信银POS机拆解) 08-31
-
蓝牙瑞银信pos机(瑞银信蓝牙pos机怎么用) 09-20
-
【图说八道】你怎么手机里也有微信 08-28
-
日照市宏德幸福里小区房产证办理的问题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