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银行理财子“排行”出炉招银理财很赚钱农银理财成“黑马”
发布于 2023-09-13 17:53:33 阅读()作者:147小编
已有9352成功领取POS机
2022银行理财子“排行”出炉招银理财很赚钱农银理财成“黑马”
2022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银行理财业务全面净值化运作的元年。
同时,2022年也是近年来,银行理财净值化“波动”全面显露的一年,多个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阶段的回撤。
那么在这两个罕见情况“双碰头”的年份,面对新的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表现如何?
随着银行年报的陆续披露,答案随之浮出水面。
近半理财子规模缩水
截至4月10日,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等1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的主要业绩指标均已出炉。
从目前已披露信息来看,2022年末,银行理财子的业务呈现三大特征:
一,债市负反馈下,部分理财机构规模回落。
截至2022年末,工银理财、民生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的管理规模均较上年末缩水超一成;招银理财、农银理财的规模分别同比减少了3.96%、2.6%。
二,多数理财子公司的净利润仍在上涨。
宁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暂时位列前五,同**别增长110.1%、104.7%、38.6%、37.7%、18.5%。
已公布年度业务数据的16家理财子机构中,仅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的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28.9%、15.4%。
三,股份行理财业务表现更优。
规模领先:招银理财
在已公布的业务数据中心,目前业内管理规模最大、最赚钱的理财子依旧是招银理财。
截至2022年末,招银理财管理规模仍有2.67万亿元,比第二名的兴银理财多了5800亿元。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35.93亿元。
和众多理财子公司一样,招银理财的管理规模萎缩主要是由2022年11月的债市调整引发。
年报显示,2022年11月末和12月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分别环比下降4.88%和5.60%。
招行年报对今年业务也预测,鉴于银行理财市场经历赎回潮后,市场信心仍需修复,预计2023年招银理财的理财产品全年规模整体平稳,呈月度小幅波动态势,具体变化与市场整体表现密切相关。
规模增长较快:青银理财
从已公布的规模数据来看,青银理财是2022年规模增速居前的理财子公司。
2022年,公司理财产品和理财资产余额同时突破两千亿元,理财资产余额同比增长19.67%。
青银理财的发展模式是:拓展产品多元化布局,新发行“固收”、混合类、权益类、私募类等多种类型理财产品;
同时加***渠道开发,代销合作机构数量较上年末翻倍,行外渠道理财资金占比持续提升。
总体看,青银理财依然走的是“产品渠道”的经典发展模式。
快速扩张也暂时为青银理财的利润造成一定压力。2022年,青银理财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5.44%,仅3.45亿元。
利润“达人”:宁银理财
从利润增速来看,宁银理财是目前已经公布年报者里,净利润增速最快的理财子公司。
2022年,宁银理财实现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增长了110.11%。
另外,宁银理财2022年规模也增长了19.42%,仅次于青银理财。
宁波银行年报称,2022年,宁银理财主要是通过“深化推进产品多元布局”,“形成覆盖现金管理、固收、固收增***、混合、权益的全货架产品体系和产品期限全面覆盖”,以及满足客户多元的财富管理需求。
这个总结,比较精准。
利润“黑马”:农银理财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还有一匹“黑马”值得关注,那就是农银理财。
和青银理财相反,2022年,农银理财管理规模微降,但公司净利润却实现翻番:从2021年的17.21亿元增长到35.23亿元,仅次于招银理财。
不过,对于净利润暴涨原因,农银理财未在年报中给出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14家理财子中,也有大型机构净利润增速下降比较多,这可能与其业务开支较大有关。
比如,中银理财2021年净利润达26.09亿元,同比增长超470%,而2022年净利润同比减少28.94%。
年报显示,2022年,中银理财不断加***渠道拓展,已在行外20家机构、26个渠道上线产品,行外代销总规模比上年末增长123.84%,客户基础增势明显。
截至2022年末,中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达1.76万亿元,是中农工建交五大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中,唯一一家管理规模维持正增长的理财子公司。
国内各大银行理财能力排名
发布者:溥仪标准溥仪宇宙研究院
研究支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财务管理研究所
上映日期:2023年4月26日
摘要
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财务能力综合排名和单项排名结果如下:
综合理财能力:国内排名前五的金融机构分别是兴银理财、信贷银行、工银理财、光大理财、中银理财。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机构分别是尹素金融、南银金融、宁银金融、商银金融、银辉金融、印青金融、北京银行、尹航金融、汉口银行、天津银行。排名前十的农村金融机构分别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江苏苏州农村商业银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发行能力:全国前五大金融机构分别是兴银理财、信贷银行、工银理财、光大理财、建信理财/建设银行;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机构分别是宁银金融、尹素金融、南银金融、商银金融、尹航金融、北京银行、银辉金融、印青金融、汉口银行、中原银行。排名前十的农村金融机构分别是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并列第八)、浙江萧山农村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排名前五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分别是光大理财、华夏理财、渤海银行、平安理财、中银理财。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机构分别是南银金融、长沙银行、尹素金融、重庆银行、长安银行、商银金融、宁银金融、天津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广州银行。排名前十的农村金融机构分别是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江苏苏州农村商业银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
产品研发。d能力:国内排名前五的金融机构分别是信贷银行、工行、兴银、中行、招行。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机构分别是尹素金融、南银金融、宁银金融、尹航金融、银辉金融、商银金融、印青金融、中原银行、华融湘江银行、长沙银行。排名前十的农村金融机构分别是广州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江苏苏州农村商业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
管理能力:国内排名前五的金融机构分别是信贷银行、光大银行、工银银行、华夏银行、兴银银行。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机构分别是尹素金融、宁银金融、南银金融、印青金融、长安银行、商银金融、北京银行、苏州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排名前十的农村金融机构分别是广州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江苏苏州农村商业银行、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常态化:前五大全国性金融机构分别是华夏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殷新理财、中银理财;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机构分别是尹素金融、贵州银行、天津银行、北京银行、长安银行、南银金融、印青金融、银辉金融、昆仑银行、苏州银行。排名前十的农村金融机构分别是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普益标准银行财务能力排名报告
(2023年第一季度)
研究员:于康郑韩哲
本季度排名系统***用2023年第一季度上线的《普益标准银行理财能力排名系统7.0版》。7.0版排名体系紧跟政策变化趋势,以资产管理机构业务发展为核心,重点关注发行能力、盈利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规范性五项指标。此外,排名体系中的产品评价对象仅为净值型理财产品,不再考虑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
2023年一季度观察银行理财能力排名。观察期内,我们对各银行理财机构(包括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进行了统计和评估。同时,以测评问卷的形式对各银行理财机构理财业务的产品研发、投资管理、产品销售、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本季度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277家,较上期增加9家;其中全国性金融机构18家(国有银行金融子公司6家,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金融子公司12家),城市商业部门金融机构115家,农村地区金融机构144家。
从发行主体类型来看,2023年一季度,城市商业金融机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继续领先,其次是全国性金融机构,最后是农村金融机构。从规模上看,全国性金融机构继续独占鳌头,其次是城市金融机构,最后是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全国性财富管理机构(含全国性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为15078款,较2021年四季度增加250款,环比上升1.69%;净财富管理的现有规模估计为20.34万亿元,环比增长1.45%。全市商业金融机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为18802款,比2021年四季度减少632款,环比下降3.25%;净财富管理的现有规模估计为5.28万亿元,环比增长1.58%。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净理财11666只,较2021年四季度增加480只,环比增长4.29%;净理财现有规模预计为1.32万亿元,环比下降1.38%。
从认购标的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个人净值理财数量为43只。
477款,较2021年4季度增加408款,环比上升0.95%;存续规模估计为24.26万亿元。机构和同业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2069款,较2021年4季度减少310款,环比下降13.03%;存续规模估计为2.70万亿元。
2023年1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中,平安理财[2]表现亮眼,收益能力得分位居全国性理财机构第四,发行能力居于第六,优秀的单项实力加之没有短板使其登上本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理财能力排名的第六位。城商系理财机构中,天津银行表现不俗,信息披露规范性子项得分位列城商系理财机构第三位,收益能力位列第八,其他各项得分也均居于前列,理财能力综合得分位居城商系理财机构第十位。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中,成都农商银行发行能力和收益能力得分均位居农村金融理财机构第五位,运营管理能力得分位列第六,产品研发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得分也名列前茅,综合理财能力位列农村金融理财机构第五名。
行业动态方面,截至2023年4月21日,目前已有2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其中,国有行理财子6家、股份行理财子8家、城商行理财子7家、农商行理财子1家,另有3家银行理财子获准筹建。随着各大上市银行的2021年度报告陆续披露,各理财子公司经营业绩报告也相继发布,截至4月21日,在已披露理财子公司业绩的18家银行中,招银理财以净利润32.03亿元居于首位;兴银理财紧随其后,净利润达28.06亿元;中银理财、建银理财分列三、四名,净利润分别为26.09亿元和20.62亿元。
综合理财能力排名
2023年1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中银理财。
2023年1季度,兴银理财表现突出,发行能力得分位列单项第一,产品研发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得分均位于全国性理财机构第三,收益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单项也表现不俗,综合理财能力位居全国性理财机构第一位;信银理财产品研发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得分均位居全国性理财机构首位,发行能力得分位居第二,助其登上1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理财能力排名的第二位;工银理财产品研发能力得分位列全国性理财机构第二,发行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得分均位列全国性理财机构第三位,其他各项排名也均名列前茅,综合排名位列全国性理财机构第三。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财机构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苏银理财、南银理财、宁银理财、上银理财、徽银理财、青银理财、北京银行、杭银理财、汉口银行、天津银行。
2023年1季度,苏银理财在产品研发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规范性方面均位列城商系理财机构首位,发行能力和收益能力得分也均位列前三,理财能力综合得分稳居城商系理财机构第一位;南银理财收益能力位居城商系理财机构首位,产品研发能力位居第二,发行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得分均位列第三,各单项表现均较为突出,综合得分位居城商系理财机构第二位;宁银理财发行得分居城商系理财机构第一位,运营管理能力得分位列第二,产品研发能力位列第三,1季度理财能力综合排名位居城商系理财机构第三位。
2023年1季度,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渝农商理财、上海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成都农商银行、杭州联合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江苏苏州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
从数据统计来看,2023年1季度参与排名的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为144家,较2021年4季度增加9家。整体来看,各农村金融理财机构在理财业务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多数规模较小的农村信用社、农合行等已退出理财产品发行市场,而渝农商理财、上海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排名靠前的农村金融理财机构在净值型理财规模、收益表现、产品体系建设、投资者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与排名靠后的农村金融理财机构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
整体来看,全方位均衡发展,各单项测度指标表现亮眼的同时没有弱项是在本季度理财综合能力排名中位次靠前的重要原因。头部机构在各自所属的机构类型中具备净值型理财规模较大、营销渠道完善、运营管理效率较高、理财业务风控制度体系健全、产品线较为多样、信息披露制度完备、重视投资者服务等特点。
表1:银行理财能力综合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国性理财机构:
城商系理财机构:
农村金融理财机构:
分类指标测度
1
发行能力排名
在7.0版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指标体系中,对发行能力的计算主要考虑了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总量、净值产品发行能力(包括个人净值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净值产品存续规模增速和增长规模),以及营销渠道建设情况。相较于上一版指标体系,新版指标体系中不再考虑预期收益型理财的规模。
在全国性理财机构中,2023年1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建信理财/中国建设银行。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1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5078款,存续规模约为20.34万亿元。其中,国有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款数为6315款,存续规模约为9.45万亿元;股份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款数为8763款,存续规模约为10.89万亿元。
2023年1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发行能力表现良好,平均分为18.44分。在该项指标排名前十的机构中,国有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与股份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比例为4:6,两类机构发行实力相对均衡。净值型产品发行能力方面,多数机构实现规模增长,18家理财机构累计规模增量逾2500亿元,且超10家机构个人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占比高于90%。
在城商系理财机构中,2023年1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宁银理财、苏银理财、南银理财、上银理财、杭银理财、北京银行、徽银理财、青银理财、汉口银行、中原银行。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财机构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8802款,存续规模约为5.28万亿元。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财机构发行能力平均分为11.37分,与全国性理财机构之间差距明显。净值型产品发行能力方面,115家理财机构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累计增量不足1000亿元,与全国性理财机构差距较大。
在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中,2023年1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上海农商银行、渝农商理财、广州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成都农商银行、杭州联合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江苏常熟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并列第八)、浙江萧山农商银行。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1季度农村金融理财机构(包括农商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农合行及农信社)的产品存续数量为11666款,存续规模约为1.32万亿元。
2023年1季度,农村金融理财机构发行能力平均分为8.76分,较城商系理财机构低2.61分。净值型产品发行能力方面,144家农村金融理财机构净值型产品累计存续规模出现小幅下滑,然而,与全国性理财机构和城商系理财机构不同,多数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仅存续个人净值型理财产品。
综合来看,头部机构的理财规模在各自所属银行类型中名列前茅,且普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总体来说,位于前列的各类型理财机构在不断扩大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加速推进净值型产品发行的同时能够兼顾营销渠道建设,持续拓宽理财业务覆盖范围。
表2:发行能力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国性理财机构:
城商系理财机构:
农村金融理财机构:
2
收益能力排名
全国性理财机构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光大理财、华夏理财、渤海银行、平安理财和中银理财。
2023年1季度收益能力排名中,全国性理财机构总体收益得分均值为20.45分,排名前五家全国性理财机构总体收益得分均值为21.02分,头部机构存有一定竞争优势。总体来看,收益排名靠前的理财机构,不同类型产品收益得分均相对靠前,星级产品数量也相对较多,综合收益表现优异。
城商系理财机构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南银理财、长沙银行、苏银理财、重庆银行、长安银行、上银理财、宁银理财、天津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和广州银行。
2023年1季度收益能力排名中,城商系理财机构总体收益得分均值为20.03分,排名前十家城商系理财机构总体收益得分均值为21.14分,整体城商系理财机构收益能力不及全国性理财机构,但头部机构对比中,城商系理财机构综合收益表现优于全国性理财机构。
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为江苏江南农商银行、杭州联合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渝农商理财、成都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天津滨海农商银行、江苏苏州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和广州农商银行。
2023年1季度收益能力排名中,农村金融理财机构总体收益得分均值为19.72分,排名前十的理财机构总体收益得分均值为20.73分,无论是总体对比还是头部机构对比,农村金融理财机构收益能力与全国性理财机构、城商系理财机构均存有一定差距,农村金融理财机构需持续提升投研能力,提高产品收益获取能力。
整体来看,收益能力排名靠前的理财机构,其不同类型产品收益表现均较***,没有明显短板。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状况在产品净值中得以真实呈现,各理财机构应***化产品风险管理,降低产品净值波动,在获取稳健收益的同时,尽可能博取高收益,提高产品竞争力。
表3:收益能力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国性理财机构:
城商系理财机构:
农村金融理财机构:
3
产品研发能力排名
2023年1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中,产品研发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信银理财、工银理财、兴银理财、中银理财、招银理财。
从1季度产品研发能力情况来看,全国性理财机构产品研发能力较***,平均分为13.99分。在该项指标排名前十的机构中,国有行及其理财子公司与股份行及其理财子公司比例为3:7,股份行及其理财子公司表现更为亮眼。随着投资者理财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银行理财机构也在逐步推进理财业务转型升级,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拓宽产品风险等级及投资周期覆盖面,并开发面向高净值客户的专属理财产品。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财机构中,产品研发能力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苏银理财、南银理财、宁银理财、杭银理财、徽银理财、上银理财、青银理财、中原银行、华融湘江银行、长沙银行。
1季度,城商系理财机构产品研发能力平均得分为7.53分,而排名前十的城商系理财机构平均得分为11.10分,相比较全国性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理财机构得分为15.02分),城商系理财机构产品研发能力在产品丰富性及产品供应量等方面,都与全国性理财机构存有差距;另一方面,在产品创新能力,城商系理财机构创新动力仍有不足,后续需进一步改善。
2023年1季度,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中,产品研发能力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广州农商银行、渝农商理财、青岛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江苏苏州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成都农商业银行、北京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
1季度,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产品研发能力平均得分为5.82分,比全国性理财机构、城商系理财机构分别低8.17分和1.71分;排名前十位机构对比中,农村金融理财机构平均得分为9.24分,比排名前十的全国性理财机构、城商系理财机构分别低5.78分和1.86分。受限于客户的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加之在人才储备、产品开发、投研能力等方面的劣势,农村金融理财机构的产品类型、投资周期、风险等级等均相对单一。
总的来看,产品研发能力领先的机构一是具有丰富的产品线,覆盖多种产品类型、多种流动性需求及风险等级等;二是产品创新能力***,出于客户需求或增***产品竞争力因素,加快了产品创新研发;三是头部机构也在持续改善增值服务,开发针对高净值客户的专属产品。
表4:产品研发能力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国性理财机构:
城商系理财机构:
农村金融理财机构:
4
运营管理能力排名
运营管理能力从理财业务条线架构、人才体系建设、科技系统建设、风险控制措施、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考察理财机构理财业务的运营管理能力,并对理财业务合规性进行跟踪考察。
2023年1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中,运营管理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信银理财、光大理财、工银理财、华夏理财和兴银理财。
从1季度运营管理能力情况来看,全国性理财机构运营能力较***。当前绝大部分全国性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开业,理财子公司理财业务条线架构完善,团队人员数量和投资经理数量也具有相对优势,并且在科技人员投入和系统建设方面占据领先,总体运营管理能力较***。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财机构中,运营管理能力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苏银理财、宁银理财、南银理财、青银理财、长安银行、上银理财、北京银行、苏州银行、重庆银行和重庆三峡银行。
1季度,整体来看,城商系理财机构运营能力不及全国性理财机构,但头部城商系理财机构运营管理能力表现亮眼,与全国性理财机构相当。整体上,与全国性理财机构相比,城商系理财机构人才储备相对薄弱、金融科技投入力度相对较小,后续城商系理财机构应尽快完善管理团队,进一步优化业务条线架构,严加风险管理,提高综合化运营管理能力。
2023年1季度,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中,运营管理能力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广州农商银行、渝农商理财、杭州联合农商银行、江苏苏州农商银行、浙江绍兴瑞丰农商银行、成都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和江苏张家港农商银行。
与全国性理财机构、城商系理财机构相比,农村金融理财机构运营管理能力仍有较大差距。就头部机构而言,1季度排名前十的农村金融理财机构运营管理能力平均分为15.86分,较排名前十的全国性理财机构、城商系理财机构分别低2.04分和0.87分。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银行理财业务运行逐步规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多数中小银行而言,想要致力于发展理财业务,需加快优化理财业务架构,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团队建设、科技建设、风险控制等能力建设。
总的来说,运营管理能力较***的理财机构,理财业务条线架构清晰,运营管理团队建设完善,人才储备充足,再者金融科技投入建设力度大、风险管控能力较***,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相关部门建设完备,理财业务综合运营能力***。
表5:运营管理能力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国性理财机构:
城商系理财机构:
农村金融理财机构:
5
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
信息披露规范性从客户更为关切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调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更***调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同时也全方面的考察理财产品各要素信息披露情况,综合反映理财机构理财业务相关信息披露情况。
2023年1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中,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华夏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和中银理财。
1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信息披露总体平均分为13.72分,全国性理财机构理财产品数量相对较多,信披难度较大,部分理财机构产品净值披露时效性较差,理财产品说明书和投资运作报告也存在披露不及时和缺失的情况,整体信息披露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财机构中,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苏银理财、贵州银行、天津银行、北京银行、长安银行、南银理财、青银理财、徽银理财、昆仑银行和苏州银行。
相比较全国性理财机构,头部城商系理财机构信披质量相对较好。具体来看,排名前十的城商系理财机构信息披露平均分为14.14分,优于全国性理财机构。整体来看,城商系理财机构信披平均分为12.88分,信息披露存在一定分化现象。
2023年1季度,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中,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为北京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渝农商理财、武汉农商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和杭州联合农商银行。
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产品信息披露质量两极分化更为明显,整体信息披露平均分为11.50分,排名前十的银行信息披露平均分为13.97分,不同理财机构间差异比较明显。部分农村金融理财机构信息披露渠道不清晰,缺少信息查询入口,产品的净值信息、产品说明书、产品投资报告等信息披露规范性亟需提升。
表6:信息披露规范性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国性理财机构:
城商系理财机构:
农村金融理财机构:
评估问卷测度
2023年1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的评估问卷分数,得分如下:
表7:评估问卷得分(2023年1季度)
全国性理财机构:
城商系理财机构:
农村金融理财机构:
注:
[1] 产品数量与存续规模按普益标准统计口径,与其他理财研究机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2] 对于已开业理财子公司,同时母行资管部暂时保留,且母行资管部实际自主参与理财产品管理的,将理财子公司机构名称和母行机构名称同时展示,其他已开业理财子公司仅展示理财子公司名称,下同。
相关问答:理财最好的银行排名
理财最好的银行排名: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一,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渤海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浙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据银保监会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末,银行保本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合计32万亿元,同比增长8.5%。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8年度)》(以下称《报告》)显示,2018年度,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报告》指出,2018年度,在严监管环境下,兴业银行保持了以往稳健经营的作风,各考核单项表现优秀,理财能力综合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位;转型过渡期,中信银行积极响应监管号召,适时调整产品线,对各方面能力进行加***巩固,理财能力综合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二位;中国光大银行产品线进一步丰富,行内风险管理能力表现优秀,理财能力综合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三位。“全国性银行综合排名前十***中,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的比例为7∶3,与2017年相比,新增2家国有银行。”二,随着5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相继获批,预计未来国有大行在全国性银行中的理财综合能力表现或将更加亮眼。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积极引导行业转型的号召下,面对严峻的内外环境,国有银行凭借出众的人才储备、资产配置能力、系统建设、客户**等优势,加速推进理财业务转型,并取得一定成效,行业**进一步向头部集中。《报告》显示,2018年度,城市商业银行2022年2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情况如何呢?
2022年2季度,银行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和单项排名结果如下:
综合理财能力: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苏银理财、南银理财、宁银理财、上银理财、徽银理财、青银理财、北京银行、杭银理财、汉口银行、天津银行。
发行能力: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宁银理财、杭银理财、苏银理财、南银理财、上银理财、徽银理财、青银理财、中原银行、北京银行、汉口银行。
收益能力: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南银理财、苏银理财、宁银理财、上银理财、徽银理财、青银理财、天津银行、广州银行、长沙银行和华融湘江银行。
产品研发能力: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宁银理财、南银理财、苏银理财、上银理财、徽银理财、杭银理财、北京银行、长沙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汉口银行。
运营管理能力: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苏银理财、上银理财、南银理财、青银理财、苏州银行、宁银理财、长安银行、徽银理财、重庆三峡银行和重庆银行。
信息披露规范性: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苏银理财、贵州银行、南银理财、北京银行、天津银行、长安银行、青银理财、上银理财、昆仑银行**京银行。
2022年收益最好的理财产品
要问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收益高又安全,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对此有过回答“投资本身并没有风险,只有失控的投资才有风险”。也就是说,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你购买了超出自己潜意识需求、不熟悉、不了解的产品(干货来了,码字不易,弱弱地求看官们先赐个赞,跪谢)
诶,咱们中国家庭的理财观念较为保险,更倾向于购买“固定收益产品”,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定期产品”,这类产品最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是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通常比余额宝高出4-5%,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安全的。大多数的银行理财产品,拿去做一些低风险的投资,银行有非常***大的风控能力,能向银行借钱的机构郑山信用和实力都不差,而且有抵押物,出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就算出了问题也可以用抵押物变卖抵债,很少会让用户亏钱。
综合考虑发行能力、收益能力、产品研发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以及信息披露规范性五大指标,我推荐“光大理财”的产品。
根据2022年2季度普益标准发布的《全国279家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显示,在收益方面,光大理财表现优秀,其产品“阳光金13M丰利2期”位列第二名,综合理财能力排名蝉联行业前五。
今年上半年,光大理财“固收+”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19%,而市场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3.82%;自产品成立起至今,光大理财“固收+”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4.44%,市场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30%。光大理财两项指标跑赢市场平均水平。兄丛洞(以上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
第二是网络定期理财产品
网络定期理财产品主要是BAT也就是支付宝、微信等超大型互联网羡枯公司卖的固收产品。但BAT只是一个渠道,他们卖的这些产品不是自己生产的,可能是来自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固收产品。
总结下来,银行理财产品,总体收益在 4-5% 左右,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大家买之前要问清楚,你的产品是约定收益的,还是浮动收益的,而且要核查你产品的编码,避免买到***的银行理财。
最后,祝大家都能买到收益高又安全的理财产品,实现财务增值!
相关文章推荐
-
银盛通pos机官方热线() 09-03
-
银盛通pos机办理流程() 09-23
-
银盛通pos机无法刷卡(银盛通突然刷不了卡) 09-21
-
银盛通pos机申请平台() 08-31
-
银盛通pos机如何操作() 09-07
-
银盛通pos机点了消费() 09-03
-
银联盛付通pos机() 09-05
-
银盛通pos机不签名() 09-01
-
银盛通pos机怎么查询() 09-11
-
银盛通pos机怎么用() 09-09
-
大理拉卡拉pos机免费送 08-31
-
40度左右最近江苏地区高温天气是怎么回事 09-19
-
9月新规无牌上路将开罚上牌还要收取费用请捂好钱包 09-22
-
让流量变销量盛POS携手中小微商户共“营”未来 09-11
-
“国家反诈中心”APP你下载安装了么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