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582019

当前位置: 首页 > POS机常见问题

仓皇撤退上海维修待命(中国历史上的特种部队)

发布于 2023-09-25 02:17:23 阅读()作者:小编

POS机免费领取申请

已有9352成功领取POS机

姓名 *

手机号码 *

地址 *

详细地址 *

仓皇撤退上海维修待命(中国历史上的特种部队)

仓皇撤退上海维修待命

蒋介石巡视重庆舰。

"重庆号"停泊在葫芦岛港。(资料图片)

舰上的重炮日夜炮击,并未挽回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败局。"重庆号"去接应某军残部,在混乱中撤离,又奉命前往烟台掩护另一些国民党军队从海上撤退。"重庆号"于1949年2月27日驶向吴淞口外待命,官兵登岸休***时,得到的却是一连串坏消息。

被迫兑换金圆券

蒋介石登舰开会

"重庆号"回国的节点,正值国共双方在东北战场展开激烈争夺的时刻。东北战场岌岌可危,世界一流战舰"重庆号"的到来无疑给国民党**注入一剂***心针。各路人马纷纷登舰参观,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参谋长周宪章,国民党高官孙科、何应钦、白崇禧、蒋经国等,纷纷携眷前往,高官云集于舰船之上。

完成接待任务后,"重庆号"前往上海,此时国统区经济濒临崩溃,投机倒把,贪污腐败,人们生活于饥馑和黑暗之中。为控制飞涨的物价,国民党启动金圆券改革,岂料物价一日三涨,金圆券沦为一堆废纸,这让全舰官兵度日如年。他们刚从国外归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外币,官方***行要求士兵兑换金圆券。舰艇上的炊事班长吴德胜将辛苦积攒的400多英镑和一些黄金兑换成了金圆券,徐力也将仅有的55英镑和400港币兑换,怎料一个月后价值全无。很多普通士兵沦落至破产境地,许多人几欲自杀。

1948年10月,"重庆号"正停泊在吴淞口外待命,海军参谋长周宪章突然登舰,下达了紧急开航命令,并对水兵们封锁航行消息。谁也不知军舰将开往哪里,执行什么任务,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全速前进的"重庆号"驶进渤海湾向塘沾靠近,由于水浅未能停靠码头,只好停航。当天下午3时许,一艘驳船悄悄驶近,在几十名便衣武装人员前后左右护卫下,头戴黑色礼帽、身披黑色斗篷的蒋介石登上了军舰,在桂永清的陪同下进入司令住舱,随即侍卫、厨师等人也纷纷登舰。

1948年10月6日,军舰自塘沽北上,开往葫芦岛。当晚,蒋介石在舰上召集辽沈战区高级军事会议,到会的有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副司令范汉杰和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等。会议开至凌晨始散,蒋介石部署了辽沈作战方针、具体战术。次日上午,蒋介石身着戎装,在"重庆号"仪仗队鼓号声中离舰去锦西、锦州一带视察,并召集当地蒋军营长以上军宫讲话。当晚,蒋介石又回"重庆号",破格宴请驻葫芦岛各师师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以鼓舞士气。第二天还通过舰上广播系统对全舰官兵训话,并与全体官兵合影。

国民党军难挽败局各舰船逃出辽河口

"重庆号"送走蒋介石又返回葫芦岛。桂永清奉命坐镇,指挥包括"重庆号""太平号"在内的海军舰艇抛锚在葫芦岛港外浅海域,利用舰上的重炮,全力向抢占塔山、高桥地区的人民解放军轰击,巨大的炮弹呼啸着射向远方,日夜不停的炮击并没有挽回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败局,塔山、高桥终被人民解放军攻占。

国民党军队在锦州战役失利,导致了一场从葫芦岛海上的大溃逃。从各处征调来的轮船、帆船停满海面,船只往返接运一批批残兵败将和给养装备。港口仓库里大量刚刚运到的面粉、冬服,又被搬回舰上运走,此时枪炮声渐渐逼近,港口守军早已乱成一团,"重庆号"派出的抢运组也赶紧收兵,一时舰内堆积了不少成袋的面粉。在海军掩护下,一部分败军终于撤离了葫芦岛。最后离港的重庆舰驶往营口海面,去接应某军的残部,以使他们逃脱被全歼的命运。军舰停泊在辽河口外,对营口市的情况一直不明,经过研究,派出一艘武装汽艇,试探着逆辽河而上,才与败军取得联系。随后一艘征调来的商船和几艘海军登陆艇靠上营口码头,潮水般的溃军顿时拥挤成一团,争先恐后地上船逃命,但船少人多,很快超员满载。可隆隆枪炮声逼近,催使各船舰慌忙解缆离开码头。

未及上船的军人都慌了手脚,有的破口大骂海军见死不救,有的气急败坏地开枪示威,不让各舰船离去。登陆艇上的水兵也不示弱,将艇上的机关枪、火炮一齐瞄准岸上。此时刚搬到轮船上的一堆**便又突然爆炸。声声巨响加上浓烟烈火,使挤满舱面的人群呼天号地,四下逃散。有些人不顾死活拼命往岸上跳,也有人走投无路跳到河中。在一片混乱之中,各舰船扔下岸上那些焦急的军人,丢弃了大量装备及熊熊燃烧着的轮船,逃出辽河口,仓皇撤离东北。

执行海上撤退命令

士兵生活陷入困境

"重庆号"奉命断后并前往烟台去执行掩护另一些国民党军从海上撤退的命令。此时,码头上塞满了逃难的人群,有些是达官贵人的眷属,有些是背井离乡的群众,都向船舰呼喊救命。桂永清火急火燎地调动各船艇运人,但是杯水车薪又无济于事,最后还是一走了之。

"重庆号"最后返回上海,停在高昌庙造船厂的船坞中进行小修。水兵们盼来了上岸的机会,不料充斥上海滩街头的从东北各战场溃逃来的散兵游勇和伤员,对不肯在患难之中拉上一把的水兵由憎恨变为大打出手,他们只要见到穿"水兵服"的就群起而攻之。重庆舰的水兵也自然深受其害。为了避免遭受袭击,水兵只好在上岸时换上便装。

金圆券改革失败,纸币沦为废纸,水兵们一个月的薪金只够买两碗阳春面吃,士兵生活陷入困境,**牢骚满腹,悲愤不已。社会的大局势也影响到"重庆号"上的士兵,大批士兵开小差一走了之,另谋出路,有的去了外国商船当了水手,有的投奔了解放区……"重庆号"很快减员近百人,海军司令部也不得不从江阴练兵营调来100余名新兵补充编制。

经过维修的"重庆号",于1949年2月27日出坞,驶向吴淞口外抛锚待命。全舰人员立刻忙碌起来,加油上水……英国军舰"伦敦号"还运来了大量的英制炮弹。此时关于"重庆号"的未来,舰内人员有各种猜测。有人认为要北上青岛执行新的任务,也有人担心"重庆号"会逆流而上,去担当封锁长江、阻挡人民解放军南下的任务。

待命期间,官兵仍可乘汽艇登岸休***,但是人们带回的却是一连串的坏消息,如物价飞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到处可见"路倒",南北铁路干线多处已被切断等,徐力此时想回家的梦想破灭了。此外,舰上对士兵们往来的信件还进行严格检查,徐力接到亲友的来信,都是经过有关军官拆封过目后,再贴上盖有"重庆号"军舰蓝色大印的封条才交给他的。当然,当时副舰长牟秉钊日益嚣张的气焰,对普通士兵的猜疑日甚一日……

此时徐力心中一团乱麻,在时局变化的1949年,他笼罩于一片迷茫和黑暗之中。

中国历史上的特种部队

在1934年国民 *** 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队突然走过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有4000人的队伍,却是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

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战斗力的部队。

当这支部队向委员长致意的时候,据当时的国民 *** 秘书邵则明多年后回忆:“当时,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德国大使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这是我们德国人训练出的军队。

美国大使叹服地说,这是中国两支最好的部队之一,德国大使不服气地反问,在中国还有哪一支部队可以与他们抗衡?美国大使感慨地说,只有一支,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部队。

这支神秘的部队,就是南京国民 *** 自1927年起倾尽国力秘密组建,并于1933年邀请纳粹德国特种部队教官进行训练而成的王牌特种部队——委员长特别卫队,其代号为中国宪兵!

据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于1946年交代,1934年国民 *** 国庆阅兵后仅30分钟,日本情报机关就接到了土肥原从南京发来的密电,上面只有一句话:中国宪兵现身南京,战斗力极其***大。

中国宪兵的前身,大体可以上溯到北伐战争中叶挺的“铁军”,随着国民 *** 统治的巩固,蒋介石于1927年开始了对全国200万军队的选拔工作,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组成了一支8000人左右的卫队。

卫队的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以一当百。

1933年,随着国民 *** 与德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应蒋介石的邀请,希特勒秘密派遣纳粹冲锋队王牌教官勃罗姆来华,进行中国宪兵的秘密训练工作,在勃罗姆的严格训练下,又有近4000名士兵遭到淘汰。

至此,中国宪兵正式形成。

在德国教官近乎法西斯手段的严酷训练和几乎先进到牙齿的德式武器装备下,他们如虎添翼,终于成为了中国乃至整个东北***最为精锐的部队。

据传闻,在蒋介石围剿红军行动最为艰苦的时候,国民 *** 不止一次动过调动中国宪兵进攻苏区的念头,只是蒋介石担心伤亡过大,得不偿失,才使这项决定终于搁浅。

不过,在第五次围剿的初期,中国宪兵确实已经受命开赴了江西地区,只是因为苏区的迅速失陷,才使得他们没有派上用场。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江南战场上,中日双方几乎集中了最精锐的兵力。

中国宪兵也受命开赴前线。

南京戍卫司令长官唐生智曾建议将中国宪兵组成小分队,通过空投的方式打入日军的后方,破坏日军的主要军事基地,这个高明的建议反而遭到了蒋介石的训斥。

蒋介石担心这支价值连城的军队如果有任何损失,都是挖心之痛。

于是,在这种“保存实力”的思路下,中国宪兵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始终在南京原地待命,充当了抗战的看客。

杀敌的机会终于来了,随着上海等地的陷落,日军向南京发起了总攻,蒋介石逃往武汉,也许是出于断后的考虑,他将中国宪兵留在了南京。

随后,唐生智率领10万南京守军与日军展开了巷战,中国宪兵却还在营房处于待命状态,因为没有蒋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是无权调动这支部队的。

战况越来越紧急,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及其部队被日军包围在雨花台。

这支抗战的英雄部队伤亡惨重,甚至连张治中的警卫队也伤亡殆尽。

为了拯救第五军,唐生智痛下决心,冒着被枪毙的危险,与中国宪兵旅长易安华密谋,调动了中国宪兵两个营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

此时,日军已经几乎完全消灭了第五军,攻击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种师团梅村师团(注:日本在二战中一共拥有六支甲种师团,两支作为关东军守备东北,后被苏联红军消灭,两支留守日本国内,后于1940年参加了太平洋战争。

另外两支就是被中国人所熟悉的梅村师团和“皇军之花”板垣师团,始终投放在中国战场,并与国共多支军队交手,是侵华战争中日军的骨干力量。

)师团长梅村是蒋介石在东京留学时的同班同学,并且曾经因为决斗胜利而缴获了蒋介石的家传宝刀,这件事情也是蒋介石青年时代的奇耻大辱。

然而,也正是这位梅村师团长,在雨花台争夺战中,最终成就了中国宪兵的赫赫威名。

当两个营的中国宪兵与第五军在雨花台接防完毕的时候,梅村气势汹汹地发起了新一轮攻击浪潮,他得意地认为他面对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军战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雨花台响起了德式冲锋枪的怒吼,大吃一惊的梅村刹那间大脑一片空白。

在20年后的回忆录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我的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惶恐,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真正的对手来了。

如果说开始日本人只是惶恐的话,那么之后的一天时间则成了这些所有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大和武士心中永远的噩梦,两万多日军对两个营中国士兵的战斗,成为了梅村师团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600名中国宪兵,平均每个人将防守一段25米长的阵地,平均每个人要面对50名日本甲种师团士兵,战斗从早上打到黄昏,一批批日军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梅村师团也不愧是日军战斗力最***的部队,始终攻击不止,在最危急的时刻,梅村亲自带领敢死队,拿着当年从蒋介石手中赢得的宝刀,与中国宪兵在阵地上拼起了**,然而中国宪兵也以硬对硬,上上枪刺与日军展开肉搏。

终于,号称天下无敌的梅村师团,在黄昏时分倒在了中国宪兵坚忍不拔的精神的面前,仓皇地丢下上千具尸体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在拼**的战斗中,梅村的那把宝刀被中国宪兵的战士缴获,梅村自己也被砍伤了胳膊,幸得部下掩护才保住了一条性命(这在武士道精神中可谓奇耻大辱),而中国宪兵也付出了惨重代价,50多名战士长眠在雨花台上。

抗日战争中的国军特种部队:六百人打败两万日军

  六百宪兵打败两万日军

  当两个营的中国宪兵与第五军在雨花台接防完毕的时候,梅村气势汹汹地发起了新一轮攻击浪潮,他得意地认为面对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军战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雨花台响起了德式冲锋枪的怒吼,大吃一惊的梅村刹那间大脑一片空白。在二十年后的回忆录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我的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惶恐,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真正的对手来了。

  如果说开始日本人只是惶恐的话,那么之后的一天时间则成了这些所有经历过这场战争的日本军人永远的噩梦,两万多日军对两个营中国士兵的战斗,成了梅村师团历史上最大的耻辱。六百名中国宪兵,平均每个人要防守一段二十五米长的阵地,平均每个人要面对五十名日本甲种师团士兵。战斗从早上打到黄昏,一批批日军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终不能前进一步。梅村师团也不愧是日军战斗力最***的部队,始终攻击不止,在最危急的时刻,梅村亲自带领敢死队,拿着当年从蒋介石手中赢得的宝刀,与中国宪兵在阵地上拼起了**,然而中国宪兵也以硬对硬,装上枪刺与日军展开肉搏。终于,号称天下无敌的梅村师团,在黄昏时分倒在了中国宪兵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前,丢下上千具尸体仓皇撤退。值得一提的是,在拼**的战斗中,梅村的那把宝刀被中国宪兵的战士缴获,梅村自己也被砍伤了胳膊,幸得部下掩护才保住了一条性命(这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可谓奇耻大辱),而中国宪兵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五十多名战士长眠在雨花台上。

  梦中遭轰炸几乎全军覆灭

  战斗结束后,兴奋的唐生智连忙打电话向蒋介石报功,蒋介石得知梅村战败、宝刀复得时大喜。但是得知中国宪兵参战后不由得勃然大怒,将唐生智**责骂,并再次下令没有自己的手令,任何人都不能擅自调动中国宪兵。于是,在上层的压力下,刚刚打了胜仗的中国宪兵部队不得不撤离雨花台,回到营房。

  然而,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使得日本谍报机关得知了中国宪兵的驻地位置,从而改变了中国宪兵的命运。当天深夜,日本空军出动轰炸机五十多架,对中国宪兵的驻地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大部分战士在睡梦中被炸死,侥幸逃出者有二百多人,这支国民 *** 倾注心血组建的王牌部队,就这样因为蒋介石的错误决定而覆灭了。

  巧合的是,第二天,蒋介石向唐生智发布了撤退的命令,日军趁机占领南京,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开始了。

  化整为零异国再显身手

  中国宪兵剩余的二百多人被化整为零投放到了西南战场,参加了西南战场的大部分重要战役。特别是震惊中外的长沙会战中,正是由于中国宪兵小分队成功偷袭了日军的临时机场,才使得日军失去了制空权,为长沙会战消灭上万日寇奠定了基础。在1942年新五军入缅作战中,当部队被日军团团围困的时候,又是三名中国宪兵战士凭借超***的生存能力穿越了日军的封锁,与英美部队取得联系,使新五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厄运。这支部队在化整为零以后显示了***大的战斗力,并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但同时他们自己也损失惨重,抗战胜利以后,他们只剩下五十多人,其中一半人已经因受伤而身体残疾。

  1946年,国民 *** 重新改组中统特务组织,这些中国宪兵的剩余人员被任命为中统教官,甚至有人在渣滓洞集中营供职。1949年以后,他们中的大部分逃往**,少部分在解放后被镇压枪毙。逃往**的那一部分又很快成为**特务的骨干。

  在1934年 *** *** 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队走进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四千人的队伍,***用的是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武器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冲锋枪。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战斗力的部队。据当时的国民 *** 秘书邵则明多年后回忆:当时,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德国大使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这是我们德国人训练出来的军队。美国大使叹服地说,这是中国两支最好的部队之一,德国大使不服气地反问,在中国还有哪一支部队可以与他们抗衡?美国大使感慨地说,只有一支,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部队。

  这支神秘的部队,就是南京国民 *** 自1927年起倾尽国力秘密组建,并于1933年邀请德国特种部队教官进行训练而成的王牌特种部队——委员长特别卫队,其代号为中国宪兵。

  据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于1946年交代,1934年国民 *** 国庆阅兵后仅三十分钟,日本情报机关就接到了土肥原从南京发来的密电,上面只有一句话:中国宪兵现身南京,战斗力极其***大。

  战斗力***大却无处用武

  中国宪兵的前身,大体可以上溯到北伐战争中叶挺的铁军,随着国民 *** 统治的巩固,蒋介石于1927年开始了对全国二百万军队的选拔工作,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组成了一支八千人左右的卫队。卫队的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以一当百。1933年,随着国民 *** 与德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应蒋介石的邀请,希特勒秘密派遣冲锋队王牌教官勃罗姆来华,进行中国宪兵的秘密训练工作。在勃罗姆的严格训练下,又有近四千名士兵遭到淘汰,至此,中国宪兵正式形成。在德国教官的严酷训练和先进的德式武器装备下,他们如虎添翼,终于成为中国乃至整个***洲最为精锐的部队。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江南战场上,中日双方几乎集中了最精锐的兵力。中国宪兵也受命开赴前线。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曾建议将中国宪兵组成小分队,通过空投的方式打入日军的后方,破坏日军的主要军事基地。这个高明的建议反而遭到了蒋介石的训斥。这支价值连城的军队如果有任何损失,都是蒋介石挖心之痛。于是,在这种保存实力的思路下,中国宪兵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始终在南京原地待命,充当了抗战的看客。

  唐生智冒死动用王牌军

  杀敌的机会终于来了,随着上海等地的陷落,日军向南京发起了总攻,蒋介石逃往武汉,也许是出于断后的考虑,他将中国宪兵留在了南京。随后,唐生智率领十万南京守军与日军展开了巷战,中国宪兵却还在营房处于待命状态,因为没有蒋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无权调动这支部队。

  战况越来越紧急,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及其部队被日军包围在雨花台。这支抗战的英雄部队伤亡惨重,甚至连张治中的警卫队也伤亡殆尽。为了拯救第五军,唐生智痛下决心,冒着被枪毙的危险,与中国宪兵旅长易安华密谋,调动了中国宪兵两个营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

  此时,日军几乎完全消灭了第五军,攻击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种师团梅村师团。(注:日本在二战中一共拥有六支甲种师团,两支作为关东军守备东北,后被苏联红军消灭,两支留守日本国内,之后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另外两支就是中国人所熟悉的梅村师团和皇军之花板垣师团,始终投放在中国战场,并与国共多支军队交手,是侵华战争中日军的骨干力量。)师团长梅村是蒋介石在东京留学时的同班同学,并且曾经因为决斗胜利而缴获了蒋介石的家传宝刀,这件事情也是蒋介石青年时代的奇耻大辱。然而,也正是这位梅村师团长,在雨花台争夺战中,最终成就了中国宪兵的赫赫威名。

相关文章推荐